揭秘“北溪”项目背后不为人知欧亿体育的暗战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10-08 03:06:15

  欧亿体育欧亿体育欧亿体育在俄乌冲突持续且出现升级趋势的大背景下,“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引发全球关注。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北溪-1”“北溪-2”项目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项目。无论对于直接受益者俄罗斯、德国,还是因项目存在而如鲠在喉的美国,各方的博弈和暗战自“北溪”建成后一刻也未曾停止过。

  早在27年前,即1995年,修建一条穿越波罗的海,直接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天然气管道的想法就在酝酿。在“北溪”项目提出、谈判、建成的20余年间,俄罗斯、美国及欧洲国家围绕这一项目展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博弈与暗战。

  2011年,“北溪-1”建成,是俄罗斯和欧洲能源合作的第一个长途管线亿立方米天然气;“北溪-2”走向与“北溪-1”基本平行,2012年开始建设,2021年9月完工,设计输气能力也是550亿立方米天然气。如果“北溪-2”投入运营,将达到年1100亿立方米的输气量,占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三分之二。

  对天然气生产大国俄罗斯和需求大户欧洲来说,“北溪”项目毫无疑问是双赢的选择。对俄罗斯而言,“北溪”项目不仅可以实现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元化,更重要的是为俄提供稳定的能源出口收入,这对遭遇美西方制裁、经济结构单一的俄罗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反观德国,“北溪”项目有助于德国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德国不仅可以直接获得俄天然气供给,还可以将其转运至其他欧洲国家,成为欧洲能源中转中枢。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商业要素完备的能源管道,却触动了他国神经,地缘政治的复杂性给项目平添了诸多波折。

  其中,作为域外国家的美国多番搅局,甚至曾将“北溪”项目称为“莫斯科破坏大西洋安全的工具”。从2011年“北溪-1”投入商业运营开始,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政府,无一不对项目虎视眈眈,甚至不惜搬出《美国敌对国家制裁法案》对“北溪”项目进行制裁。特朗普执政时期,《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内容中也包括对参与“北溪-2”项目的企业实施制裁。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更多次公开表示“美国将尽一切努力继续阻止‘北溪-2’”。

  美国为何如此在意“北溪”项目并千方百计要将其“置于死地”呢?核心原因不外乎有三:一是项目将进一步增加德国甚至欧洲能源的独立性,从而影响地缘政治格局;二是项目直接与美国页岩气形成竞争,而相比于美国页岩气,通过管道运输的俄罗斯天然气无疑具有价格优势项目新闻,这将直接对美油气企业产生冲击;三是项目本身将使俄获得更多外汇收入,削弱美西方对俄长期实施的经济制裁的效果。

  可以看到,如何“搅黄”俄欧天然气合作,美国一直在寻找时机,“北溪”项目既是目标,也是牺牲品。

  在“北溪-1”投入运营以及“北溪-2”项目接近完工并即将投入运营的关口,俄罗斯、美国与欧洲国家的博弈大戏日趋激烈。

  拜登上台后,恢复北约活力方面的努力基本得到了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支持,包括在对俄罗斯持续经济制裁方面,德国也是“毫不含糊”,唯独涉及德国能源独立的“北溪”项目,德国方面始终寸步不让。德国方面一直主张完成“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反对美国单方面跨区域制裁。

  俄国家技术集团总裁切梅佐夫曾指出,相比于俄美,俄欧之间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和经济利益欧亿体育,而欧洲追随美国发起的制裁将使其失去俄罗斯市场。在德国人心中,对此是深以为然的。

  在卸任前的美国之行中,默克尔甚至透露,她已经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承诺,德国将说服俄罗斯,无论今后俄方是否继续使用乌克兰的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到2024年底前,俄天然气工业公司都将继续向乌方支付过境费。同样在那次美国之行中,默克尔与拜登已经就完成“北溪-2”建设达成一份协议,其主要内容包括“北溪-2”建成后,德国同意继续维持乌克兰作为俄罗斯天然气过境国的地位,同时承诺美德将继续加强对乌克兰能源产业的投资及防止俄罗斯“利用能源管道要挟乌克兰”。显然,德国为最终建成“北溪-2”项目付出了诸多努力欧亿体育,而背后俄罗斯的推手作用亦不容忽视。

  在各方博弈、妥协下,“北溪-2”项目完成了海底管道建设,但却没能投入商业运营,而俄乌冲突的发生,成为压垮该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4月27日,根据“卢布结算令”,俄宣布停止对不愿使用卢布结算的波兰、保加利亚供气,让欧盟国家真正认识到俄罗斯的反制措施绝不仅是说说而已。二是2022年9月七国集团禁止俄石油进口后,“北溪-1”已经“因技术原因”停止向欧洲供气。

  “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发生后,相关的调查正在展开。国际舆论愈发关注美国、俄罗斯、欧洲国家长年以来围绕“北溪”项目展开的不为人知的博弈与暗战。

  目前,对于“北溪-1”“北溪-2”管道上出现4个泄漏点的原因,包括美国、俄罗斯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各执一词。已于10月3日展开刑事调查的瑞典检察院10月6日表示,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调查,此次泄漏事件属于“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加。

  9月30日,俄总统普京表示,袭击者通过攻击天然气管道,实现了摧毁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目的,这件事看上去不可思议,却是事实。普京还补充说“谁是最大获益者,这件事就是谁干的”。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0月3日表示,在“北溪”天然气管道无法使用的情况下,美国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出售更多的液化天然气。他强调,无论是欧洲还是俄罗斯,都不会从“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中受益。

  相较于俄罗斯的激烈反应,美方的表态则耐人寻味。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近日接受采访时称,“北溪”事件仍有待进一步调查,现在推测“幕后黑手”的身份还为时过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布林肯还称,泄漏不会对欧洲能源供给产生重大影响,并重申美方正在“努力解决欧洲短期和长期的能源安全问题”。

  北溪管道出现泄漏后,各种猜测层出不穷。要弄清事件原委,调查就必不可少。但现在的问题是,联合的国际调查在当前冲突背景下困难重重。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0月5日表示,俄罗斯对丹麦和瑞典发表的俄方不会被包括在“北溪”事故调查方的说法感到震惊。佩斯科夫强调,俄方必须参与对事发现场的检查和事件本身的调查。另一方面,无论是丹麦、瑞典甚至是俄罗斯,独立调查无论最终有没有结果、结果如何,都恐难让各方满意。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俄乌冲突前景不明,“北溪”项目已成为多方博弈的牺牲品,俄罗斯与美国的“新仇旧恨”中又添了一笔,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正处于激变之中。

网站地图